聯系電話:
0577-67975099
作為“管路的咽喉”的閥門具有應用廣泛、數量巨大、創造價值高等特點,是電力石油、石化、煤化工、航天、航空、交通運輸、城建、農業和人民生活等領域所用流體管道的重要流體機械,也是流體管道的能耗大戶。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門市場隨著中國入世而全面融入國際市場,世界閥門市場的變化及發展對中國閥門生產企業有著巨大影響,因此,中國閥門生產企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十分嚴峻的挑戰。在節能減排已成為全球發展趨勢的今天,如何對流體管道中的能耗大戶--大口徑閥門實施節能及高性能優化設計,已成為大口徑閥門技術研究的焦點之一。但現有的大口徑閥門仍存在能耗較高、壓力損失較大、密封性能較差等缺點,因此,探索一種能耗低、壓力損失小、密封性能好的大口徑閥門優化設計理論方法,這在市場高速發展和能源緊張的時代顯得十分緊迫。
閥門技術概述:
閥門是管道流體輸送系統中應用zui廣泛、zui重要的執行機構或者控制元件,具有接通或截斷流體通路、調節與節流、防止倒流、調節壓力或釋放過剩的壓力等五大功能可以控制空氣、水、各種腐蝕性化學介質,泥漿、液態金屬和放射性物質等各種類型的流體的流動,在國民經濟各個部門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陸地石油、天然氣、煤炭和礦石的開采、提煉加工和管道輸送系統中,在化工產品、醫藥和食品生產系統工程中,在水電、火電電力生產系統中,在船舶、車輛、飛機和各種運動機械的流體系統中,在工作條件惡劣對人體危害性十分嚴重的核電站管道流體系統中,在海洋采掘機械對海洋礦藏的采掘過程中,以及高端的導彈、先進飛機、超音速實驗裝置以及字宙飛船的設計與研制等國防生產系統中和航天等新技術領域中,管道流體系統的控制都是一個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而作為執行機構或者控制元件的閥門在管道流體輸送與控制系統中的作用決定了整個管道流體系統的功能。
閥門發展歷史:
閥門發展歷史悠久[7.8,據考古發現,4000年前尼羅河古埃及人使用明渠木制閘門,有文字記載的公元前 2000年以前,中國人就在輸水管道上使用了竹管和木塞閥,以后又在灌溉渠道上使用水閘,在冶煉用的風箱上使用板式止回閥,在井鹽開采方面使用竹管和板式止回閥提取鹽水。隨著冶煉技術和水力機械的發展,在歐洲出現了銅制和鉛制旋塞閥。隨著鍋爐的使用,1681年又出現了杠桿重錘式安全閥。1769年瓦特蒸汽機出現以前,旋塞閥和止回閥一直是主要的閥門。蒸汽機的發明使閥門進入了機械工業領域。在瓦特的蒸汽機上除了使用旋塞閥、安全閥和止回閥外,還使用了蝶閥,用以調節流量。隨著蒸汽流量和壓力的增大,使用旋塞閥控制蒸汽機的進汽和排汽已不能滿足需要,于是出現了滑閥。1840年前后,相繼出現帶螺紋閥軸的截止閥和帶梯形螺紋閥軸的楔式閘閥,這是閥門發展中的一次重大突破。這兩類閥的出現,不僅滿足了當時各種工業對壓力、溫度不斷提高的要求,而且初步滿足了對流量調節的要求。此后,隨著電力工業、石油丅業、學工業和造船工業的發展,各種高中壓閥門都得到了迅速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由于聚合材料、潤滑材料、不銹鋼和鈷基硬質合金的發展,旋塞閥和蝶閥獲得了新的應用,球閥和隔膜閥得到迅速發展。截止閥、閘閥和其他閥(品種增加,質量提高。閥門制造業逐漸成為機械工業的一個重要部門。閥門按使用功能明分為截斷閥、調節閥、止回閥、分流閥、安全閥、多用閥六類。
隨著現代核工業、石油化學工業、電子工業和航天工業的發展,以及流程工藝自動制和遠距離流體輸送的發展,促進了現代低溫閥、真空閥、核工業用閥和各種調節閥的發展。用于遠距離控制和程序控制的閥門驅動裝置的應用越來越多。
未來閥門的發展將向擴大產品參數,發展節能、省力和自控閥門,改進結構、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藝,提高閥門的使用壽命,以及發展專用閥門系列等發面發展,如用于液液氫和液化天然氣等的低溫閥、真空閥、核工業用閥、安全閥、調節閥、疏水閥和閥門驅動裝置等。
版權所有:上歐閥門有限公司 備案號:浙ICP備17010567號-5;  Sitemap